购物车中还没有图书,赶紧选购吧!
外教社博学文库:自然话语中的话语标记研究:以“你知道“为例
促销时间
距结束
00
:
00
:
00
:
00
书号
9787544673488
尚 外 价
降价通知
累计销量0
手机购买
图书二维码
配送
服务
数量
库存  
温馨提示

【声明】
本商城所售图书仅可作为个人学习使用,倘若用作他途(如用于商业获利等),所产生的一切后果请自负!

【退换货规则】
1、因商品质量问题需退换货,请您在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联系客服进行申请,并根据客服的指引进行退货操作。
2、收到商品之后如需申请七天无理由退换货,请您在签收之日起七日内联系客服进行申请,并提供证据。逾期将无法受理。
3、满足七天无理由退换货申请的前提下,包邮商品需要买家承担发货和退货运费。
4、发货运费金额因具体订单货品重量、寄往地区不同而各不相同,我们需向取货的快递公司确认之后才能了解。
5、退货地址: 请和客服联系,电话: 021-65425300转2039/2777; QQ: 800179112。
6、请在下单后14天内申请开票,逾期财务封账将无法受理;如产生退货,已开发票将作废。

  • 属性
  • 介绍
  • 目录
手机购买
图书二维码
加入购物车
价格:
数量:
库存  个

图书详情

图书名称 :外教社博学文库:自然话语中的话语标记研究:以“你知道“为例
书号 :9787544673488
版次 :1
出版时间 :2022-10-01
作者 :单谊, 著
开本 :16

介绍

【简介】


《自然话语中的话语标记研究:以“你知道”为例》一书选取《艺术人生》鲁豫有约》《可凡倾听》等媒体访谈话语,自建规模约20万词次的现代汉语机构会话语料库,并以“北京地区现代汉语即席口语语料库”为参照语料库,对话语标记“你知道”进行研究。


该研究利用“你知道”的“语境坐标”作用,透析局部语境(local context)中话语的生成与理解,既探究发话者在言语交际过程中的内心思维,又揭示具体语境中的“话语-话语”关系、“发话者-话语”关系和“发话者-受话者”关系,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与价值。


【序言】


话语标记是一种语用机制,在话语构建与理解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研究话语标记在自然话语中的使用情况,研究人员试图弄清这一语用机制对言语交际的影响。大多数研究人员认为,话语标记是一种有效的语用手段,其典型用法有两种:一种是发挥关系功能,帮助人们理解话语单位之间的连贯关系,从而促进话语顺利进展;另一种是在会话中发挥指示作用,明示发话者对所言或受话者的态度,体现发话者的内心思维状态,从而指示人际关系。


国外学界更加关注的是话语标记的个案研究,研究人员试图从不同视角诠释话语标记在口语交际中的作用。在英语自然话语标记研究中,youknow引起了广大学者的密切关注,他们从社会学、结构功能、话语生成与信息流、逻辑哲学和社会语言学等角度出发,对该话语标记进行了细致深人的研究。与英语中youknow的大量研究相比,汉语中的你知道”以及其他话语标记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事实上,“你知道”在汉语自然话语中表现出特有的句法、语义、语用与韵律特征:词语形式逐新固化,词汇意义日趋空泛,语用功能不断增强,韵律特征越发鲜明。这些固定的形式特征和独特的语用功能并未得到国内研究人员充分关注的原因大致有两个:一、“你知道”的话语标记身份要么被忽视,要么被否认:二、有些学者虽然承认“你知道”的话语标记身份,但将其完全等同于英语中的youknow.认为没有专门研究的必要。运今为止,只有少数研究专门考察过其话语属性、句法形式与语用功能,尚未有对其语义,韵律,以及位置、韵律、语义与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专门探讨的研究。必须承认,国内学界对“你知道”的研究是极其不完整、不充分的。


针对上述研究现状,《自然话语中的话语标记研究:以“你知道”为例》对该话语标记进行了系统且全面的考察。该研究利用“你知道”的“语境坐标”作用,透析局部语境(local context)中话语的生成与理解,既探究发话者在言语交际过程中的内心思维,又揭示具体语境中的“话语-话语”关系、“发话者-话语”关系和“发话者-受话者”关系,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与价值。


首先,“你知道”的韵律特征研究填补了国内研究空白。尽管韵律特征是话语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国内学界尚未对“你知道”以及其他话语标记的韵律进行过研究,本研究开了先河。


其次,“你知道”的韵律研究丰富了国外话语标记韵律研究的内容。国外学界虽然对you know进行过广泛研究,但很少有学者关注过其韵律特征,即便有研究涉及韵律问题,其分析大都局限于音高或停顿等方面。可以说,到目前为止,国外的话语标记韵律研究也还很不系统、很不完善。本研究围绕时长、语速、停顿、音高和音强五个方面,对话语标记“你知道”的韵律特征展开全面、系统的考察,填补了国外学界的研究空白。与此同时,韵律视阈下“你知道”的用法特征分析,从跨语言的角度确认、补充、修订了现有话语标记(尤其是you know)的研究成果。


再次,本研究填补了国内外话语标记意义研究的空白。由于话语标记体现程序意义而非概念意义,国内外研究人员常常忽视话语标记的意义研究。然而,话语标记的语用意义在理解话语标记及其所在语句的语用功能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在考察“你知道”语用意义的基础上,对其语用功能做出了更加令人信服的阐释。


最后,本研究系统考察了“你知道”的位置、韵律、语义与功能之间的互动关系。迄今为止,尚未有学者探讨过话语标记这四方面的相互关系,本研究填补了国内外研究空白。这四个方面作为语言的内在属性,一定具有必然的密切联系。本研究对这四个层面相互关系的探讨,充分展现了话语标记在自然话语生成与理解中的重要作用,深刻揭示了语言使用与选择背后隐藏的语用动机和认知理据。


关于话语标记的韵律研究深化了我们对韵律的认识,也主富了我们对自然话语生成与理解的认识。从韵律这一新视角探讨话语标记的句法位置与语用功能这些老问题,对今后的话语标记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具有方法论上的指导意义和实践参考价值。


洪岗


浙江外国语学院


2020年1月


【前言】


话语标记是发话者使用的一种交际策略,体现了发话者的元语用意识。在自然话语中,话语标记具有维持话语连贯的多种语篇功能,同时也具有构建认知语境、表示主观情态、明示关联推理等人际功能。


话语标记研究可以追测到20世纪50年代。此后,国外学界开始对这种语言现象进行大量研究,其研究取向大致可以概括为三种:(一)以Schiffrin(1987)为代表的话语连贯观:(二)以Blakemore(1987,1992,1996,2002)为代表的关联理论观:(三)以Fraser(1999)为代表的语法-语用观。虽然国内学界对话语标记的研究起步稍晚,但近年来这方面的研究发展势头迅猛。国内具有代表性的研究视角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以冉永平(2000,2002,2004)为代表的语用-认知观,另一种是以方梅(1996,2000,2002,2005,2007)为代表的语法化观。在这两种视角下,研究人员对话语标记现象进行了深人研究,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尤其可喜的是,我国话语标记研究从早期的主要关注英语话语标记逐步转向考察汉语话语标记,其中就包括对“你知道”的研究。


国外目前有关英语话语标记youknow的研究已经非常成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同时,国内学者对汉语话语标记“你知道”也有一些专题探讨。运今为止·国内外关于话语标记youknow和“你知道”的研究绝大多数都是围绕着话语标记的位置、意义、功能展开的,只有少数研究涉及话语标记的韵律特征:绝大多数研究都是选择一个或两个角度,最多三个角度进行探讨,很少采用多角度结合的研究思路。此外,日前关于话语标记youknow和“你知道”的研究几乎都是基于日常会话语料的考察与分析。本研究认为:韵律特征是自然话语的最基本属性之一,缺芝韵律特征内容的话语标记研究是不够完整和全面的:话语标记的位置分布、韵律特征、语义特征及语用功能之间绝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具有密切内在关联的:同样重要的是,机构会话与日常会话作为两种不同类型的话语交际形式,具有同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价值,不可相互取代。因此,本研究致力于从位置、韵律、语义和功能四个方面对机构会话语境下汉语自然话语中的话语标记“你知道”进行多角度探讨,并在此基础上着重对韵律与位置、语义和语用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较为系统、深人的分析与讨论。


本研究选取《艺术人生》鲁豫有约》《可凡倾听》等媒体访谈话语,自建规模约20万词次的现代汉语机构会话语料库,并以“北京地区现代汉语即席口语语料库”为参照语料库,对话语标记“你知道”进行研究。采用的语料分析工具主要有CoolEditPro.(波形音频处理软件)、Praat5304(语音分析软件包)和SPSS16.0数据统计软件。具体研究过程如下:


首先把采集的各类音频语料转换成Wav.格式,接着用Coo1Edit Pro.从中截取包含话语标记的完整语段,然后用Praat5304对语段进行分析标注,采集时长、语速、停顿、音高和音强五方面韵律参数的相关数据,最后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归纳:统计每个话语标记的句法位置分布特征,分析归纳统计结果:通过对语料的客观观察与分析,结合即时交际语境、句法位置及其韵律特征,归纳总结每个话语标记的语用功能;考察话语标记的韵律特征与句法位置和语用功能之间的互动关系。


本研究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中,均取得了一些新的发现,具体如下:


(一)位置分布。统计数据表明,该标记语最频繁地出现于话语中间位置(包括插人小句内部和位于小句之间两种情况),其次是话语结尾位置,而只有少数出现在话语起始位置。这就在某种程度上否定了将话语起始位置(initiality)作为判断话语标记依据的观点。


(二)韵律特征。本研究发现“你知道”前后停顿的平均时长在分布上具有明显的规律性:最短的前后停顿平均时长均出现在插入小句中的“你知道”前后,而最长的前后停顿平均时长均出现在两个话语片段或小句之间的“你知道”前后。从话语起始位置到中间位置再到话语结尾位置,该标记语的平均语速依次加快,而其平均音高则逐渐下降,同时其平均音强依次减弱。这表明:该标记语的平均语速与其平均音高和平均音强均成反比关系,而其平均音高与其平均音强则成正比关系。


(三)顺应了语境要素,语境赋予了“你知道”(事实上任何话语标记)核心/程序意义。然而,本研究认为,“核心/程序意义”这一术语太过抽象与笼统,无法帮助听话人理解“你知道”的语用功能及与之相关的会话含义。因此,本研究没有试图总结“你知道”的核心/程序意义,而是致力于根据具体语境提出“你知道”的四种具体语境意义。


(四)语用功能。本研究根据“你知道”的指向功能,详细考察了“你知道”的各种语篇功能,总结了其四种使用模式,并从关联认知、心理以及社交等维度分析了“你知道”的人际功能,为该话语标记在机构会话乃至自然话语中的使用提供了充分的语用理据。


(五)相互关联。本研究探讨了“你知道”的位置、韵律、语义和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发现,在自然话语中,这四个方面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不同位置表现出不同韵律特征:不同韵律特征体现不同语用意义:语用意义受到话语位置的制约:功能是意义的延伸,直接体现意义:韵律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受交际功能制约,交际功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通过韵律特征来实现。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体现在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两方面。就研究方法而言,本研究比现有许多研究更加系统全面,综合考察了“你知道”在位置、韵律、语义和功能四方面的用法特征,而不是像之前的研究那样只探讨四个方面中的某些方面。就研究内容而言,本研究不仅分析了“你知道”在时长、语速、停顿、音高和音强五方面的韵律特征,还开创性地分析了“你知道”这五方面的韵律特征与其话语位置、语用意义和交际功能之间的互动关系。运今为止,鲜有研究人员做过这方面的分析考察。本研究试图填补这两方面的研究空白,使话语标记的研究内容更加系统全面。


在研究过程中,很多人给予了我莫大的关心、帮助和鼓励,在此谨向他们表达真挚的谢意。


首先,特别感谢导师戴劲教授始终如一地给予我鼓励、指导与建议,从而帮助保证了本研究的顺利完成。


其次,枣心感谢马秋武教授、张德禄教授、梁洁教授,他们的每堂语言学课都使我受益睡浅,让我如沐春风般地学到了科学研究的必备知识,掌握了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体验了科学研究的无穷魅力,这些都为本研究的完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学术事业部的编辑和名评审专家不辞辛劳地审稿,提出了极其宝贵的修改意见和建议,在此表示由束的感谢!


浙江外国语学院校长洪岗教授百忙中抽出时间为本书作序,不胜感激!


此外,本研究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日(青年基金项日)“话语标记语的韵律、句法与语用互动关系研究(批准号16YJC740011)”的资助,在此一并致谢。


最后,感谢在此之前从事该领域研究的所有专家学者,前人的研究令我深受启发,正是站在这些巨人的肩膀上,本研究才能把所涉论题向前推进了一小步。


单谊


2022年8月

目录

【目录】


Chapter I Introduction


1.1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ofa Systematic Study of Nizhidao


1.2Hypotheses and Research Questions


1.3TheoreticalFramework


1.3.1 Conversation Analysis


13.2 Geis Model of Speech Aets and Social Actions


1.3.3 Relevance Theory


1.3.4Thcory ofAdaptation


1.4Terminological Diversity and Working Definition


1.4.1Terminological Diversity


1.4.2Working Definition


1.5Organization ofThis Book


Chapter II Review of Literature


2.1StudiesAbroad


2.1.1 Previous Approaches to DMs


2.1.2 Semantic Studies of DMs


2.1.3Studies of the PositionsofDMs


2.1.4Pragmatie Studies of DMs


2.1.5Prosodic Studics of DMs


2.1.6Studies of You Know


2.2Studies at Home


2.2.1 Overview


2.2.2 Representative Work


2.2.3 Studies of Ni zhidao


2.3Summary


Chapter Ill Methodology


3.1Research Design


3.2Introduction to the Corpus of the Study


3.2.1Rationale for Seleetion of Media Interview Conversations as Research Data:Spontaneousand Institutional


3.2.2The Corpus Data Per Se and the Process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Corpus


3.2.3Participants of the Media Interviews in the Corpus


3.3Aspects Concerning Data Analysis


3.3.1 Rationale for Analysis of the Prosodic Featurcs of Ni zhidao


3.3.2 Tools Used for This Study


3.3.3Analytical Framework


3.3.4Quantitative Analysisws Oualitative Analysis


3.3.5Defining“Uteranceand Classifieation of Ni zhidao Based on Utteranee Positions


3.3.6Exclusion of the Non-DM Usage of Ni zhidao


3.4Summary


ChapterIV Ouantitative Analysis


4.1VariantsandVariant Distributionin the Data


4.2Distribution of Variants in Utterances


4.2.1Distribution of Variants Based on Utterance Positions


4.2.2Distribution Based on Variants


4.2.3Discussion


4.3ProsodicAnalysis


4.3.1 Duration and Speeeh Rate


4.3.2Pause


4.3.3Piteh


4.3.4Intensity


4.3.5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rosodic Features


4.4Summary


ChapterV Qualitative Analysis


5.1 Semantics of Ni zhidao


5.2Modes of Usage of Ni zhidao Based on lts Incexical Functions


5.2.1 Sl-Targeted Mode


5.2.2S2-Targeted Mode


5.2.3Sl-and S2-Targeted Modes


5.2.4Inserted Mode


5.3Pragmatic Functions of Ni zhidao


5.3.1Textual Funetions


5.3.2Interpersonal Functions


5.4Interrelationship Between theProsodic Features,theSemantics,the Utterance Positions,and the Pragmatic Functionsof Ni zhidao


5.4.1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rosodic Features and the Utterance Positions of Ni zhidao


5.4.2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rosodic Features and the Semantics of Ni zhidao


5.4.3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rosodic Features and the Pragmatic Functions of Ni zhidao


5.5Summary


Chapter VI Conelusion


6.1Major Research Findings


6.1.1Findings Concerning the Utteranee Distribution of Ni zhidao


6.1.2 Findings Concerning the Prosodic Features of Ni zhidao


6.1.3 Findings Concerning the Semantic Status of Ni zhidao


6.1.4 Findings Concerning the Pragmatic Functions of Ni zhidao


6.1.5 Findings Concerning the Inter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rosodic Features,theSemantics,the Utterance Positions and the Pragmatic Functions of Ni zhidao


6.2 Implications


6.3 Limitations and Further Research References Appendix

对比栏

1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

2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

3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

4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