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中还没有图书,赶紧选购吧!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类型学视野下的汉语主观化“左移”现象研究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类型学视野下的汉语主观化“左移”现象研究
促销时间
距结束
00
:
00
:
00
:
00
书号
9787544683753
尚 外 价
降价通知
累计销量0
手机购买
图书二维码
配送
服务
可用积分
可用 0
数量
库存  
温馨提示

【声明】
本商城所售图书仅可作为个人学习使用,倘若用作他途(如用于商业获利等),所产生的一切后果请自负!

【退换货规则】
1、因商品质量问题需退换货,请您在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联系客服进行申请,并根据客服的指引进行退货操作。
2、收到商品之后如需申请七天无理由退换货,请您在签收之日起七日内联系客服进行申请,并提供证据。逾期将无法受理。
3、退货地址: 请和客服联系,电话: 021-65425300转2039/2777; QQ: 800179112。
4、请在下单后14天内申请开票,逾期财务封账将无法受理;如产生退货,已开发票将作废。

  • 属性
  • 介绍
  • 目录
手机购买
图书二维码
加入购物车
价格:
数量:
库存  个

图书详情

图书名称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类型学视野下的汉语主观化“左移”现象研究
书号 :9787544683753
版次 :1
出版时间 :2025-07-01
作者 :李国宏, 著
开本 :16

介绍

本书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类型学视野下的汉语主观化‘左移’现象研究”的结项著作。本书主要考察汉语中处所结构、性状成分、量性成分、否定成分,以及小句的主观性,揭示这些成分换位表达时的主观性差异,并据此解释其对句法结构的影响,同时结合其他语言的相关现象进行跨语言类型分析,探讨了这些成分的主观化与句法表达的共变关系,为汉语作为强势VO语言提供了主观化维度的佐证。本书对于认知语言学、语言类型学等领域的研究者及相关专业的学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序】

李国宏将他的研究成果《类型学视野下的汉语主观化“左移”现象研究》书稿发送我,嘱我写个序。这让我想起了他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我们讨论相关话题的情形。那时,我们觉得汉语中很多成分在句法位置上的灵活性是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如状语和补语的换位、状语和定语的换位、修饰主语的定语和修饰宾语的定语的换位、处所成分的换位、否定成分的换位,以及小句的换位等等。不过,这样的灵活性对外国人学习汉语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如果能以一个统一的理论来解释这种现象,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汉语,而且对外国人学习汉语会有较大的帮助。


本书基于认知语言学相关理论,特别是主观化理论,对汉语中不同语言范畴的语义和句法位置的变动现象进行了统一的解释,指出可换位成分在句法位置方面存在主观性上的差异,居于句子左边时更具主观性,而居于句子右端时更具客观性。换句话说,一个语言成分一旦带有主观性,就倾向于向句子的左端移动。这一现象是语词在语法化过程中语义极和形式极发生边界变化的联动效应。语义的主观化是语词的隐性变化,而向句子左端移动则是形式上的显性变化,二者都是语言演变单向性的具体体现。李国宏从类型学的视角指出,VO语言强烈地表现为主观化成分左移,而OV语言的主观化成分既有左移也有右移。左移是主观化成分的优势句法表现,而右移是一个劣势表现,为汉语作为强VO语言提供了主观化维度上的佐证。


这本书虽然是李国宏在博士学位论文基础上完成的,但又增添了许多新的内容,原有的章节也都进行了重新改写,可以看出他在这期间有了不少新的认识。当然,书中的一些观点还需要通过更大范围的语料调查来进一步验证,特别是主观化成分“左移”的倾向目前还整体停留在假设层面,将其上升至理论层面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相信读者们会有一个清晰的判断,也希望本书能为进一步认识汉语在世界语言中的位置起到应有的作用。


是为序。


束定芳

2024年3月

目录

图表目录
本书使用的主要缩略表达及释义

第一章 绪论
1 研究缘起
2 研究对象与研究问题
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4 研究意义
5 小结

第二章 语言主观化研究概览
1 语言主观化理论的产生
2 语言主观化的历时研究范式
3 语言主观化的共时研究范式
4 工作定义
5 小结

第三章 主观性类型学及句法表现
1 主观性类型学
2 主观化成分的"避重就轻"
3 "左移"与"右移"之争
4 左移和右移的主观性差异
5 小结

第四章 处所结构的主观性
1 处所结构换位表达的研究概述
2 处所结构的句法实现与主观性差异
3 主观性差异对处所结构的句法语义制约
4 "在+处所"主观化的历时考证
5 "向+处所"结构的主观性
6 处所成分主观化的跨语言表现
7 小结

第五章 性状成分的主观性
1 性状成分换位表达的研究概述
2 性状成分换位表达的主观性差异
3 主观性差异对状语句和定语句的句法语义制约
4 主观性差异对状语句和补语句的句法语义制约
5 性状成分主观化的历时考证
6 状语性状与主语性状的主观性差异
7 性状成分主观化的跨语言表现
8 小结

第六章 量性成分的主观性
1 主观量与客观量的研究概述
2 "等量小量化"及相关句法现象
3 小量化的语用机制
4 小量礼貌化倾向
5 量性成分主观化与句法左移
6 小结

第七章 否定成分的主观性
1 否定成分换位表达的研究概述
2 "不"和"没"的主观性差异
3 "不"和"没"主观性差异的功能
4 否定成分主观化与句法左移
5 小结

第八章 小句的主观性
1 小句换位表达的研究概述
2 小句换位表达的主观性差异
3 主从句主语一致性与小句位置的变化
4 因果关系复句的换位主观性
5 小句主观性产生的机制
6 小句主观化的跨语言表现
7 小结

第九章 总结
1 主要发现与创新点
2 本研究的启示
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对比栏

1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

2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

3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

4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