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第二性》1949年出版时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西蒙娜·德·波伏娃对“身为女人意味着什么”提出了开创性观点,并列数了“第二性”所遭受的压迫。她认为,性别身份是在由男性支配的社会中塑造的,而她最令人吃惊的论点成为女权主义运动的战斗口号:“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造就的。”
     
     几十年过去了,波伏娃的著作仍然是人们热烈争论的话题,它不仅招致愤恨,也受到赞赏。如果要探讨二战后的女权运动,就必须了解这部里程碑式的著作    
【目录】
     
     引言
     西蒙娜·德·波伏娃其人
     《第二性》的主要内容
     《第二性》的学术价值
     
     第一部分:学术渊源
     1.作者生平与历史背景
     2.学术背景
     3.主导命题
     4.作者贡献
     
     第二部分:学术思想
     5.思想主脉
     6.思想支脉
     7.历史成就
     8.著作地位
     
     第三部分:学术影响
     9.最初反响
     10.后续争议
     11.当代印迹
     12.未来展望
     
     术语表
     人名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