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下称《教学指南》)指出,“大学英语课程是高等学校人文教育的一部分,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并根据我国现阶段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社会发展的现状,将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分为基础、提高、发展三个等级,将大学英语教学内容分为“通用英语”、“专门用途英语”和“跨文化交际”三大类。这一“三三制”的课程结构和教学目标,凸显了分层次和分类指导的教学原则,指明了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今后的发展方向。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各高校之间存在很大差异。为了适应全国不同高校的办学特点,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组织大学英语教学专家和一线教师编写了这套“新起点大学英语”《综合教程》,以满足高校艺体类专业大学英语教学的需求和艺体专业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
编写原则
一、参照《教学指南》“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充分考虑艺体专业学生的入学水平、兴趣爱好、情感态度、认知规律等特点,适当调整语言难度,丰富题材体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旨在实现《教学指南》提出的“基础级”教学目标。
三、坚持技能为主导、通识为共核、专业为依托的编写理念。
教材注重语言知识的讲解和语言技能的培养,选材涵盖艺体类相关领域,尊重艺体专业学生的共同特性和学习特点。
教材特点
一、适当调整起点难度。教材以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六级为起点(词汇量起点约为1600),与艺体专业学生的实际入学水平合理衔接。选文篇幅简短,1-2册课文长度为400~600词,3-4册为600~800词,语言难度逐册递进。
二、选文采用通识与专业相结合的原则。艺体专业面广而分散,课文选材既兼顾各专业学生的兴趣,又着眼于艺体专业学生的共同特性,注重“情感、态度、人文素养”等方面。其中大多数选文虽然与音乐、体育、美术、表演等领域相关,但是传达的是自我成长、艺术追求、职业精神、亲情关系、社会伦理等主题思想,因而兼顾了所有艺体专业学生的精神需求和专业兴趣。选文也包含一些纯通识类文章,如校园生活、自然与科技、时尚与自我认同、创新创业等题材,既贴近大学生活,又能拓宽知识面。选文多取自近几年英美出版的教材、报刊和书籍,体裁丰富多样,内容鲜活生动,富有时尚气息。
三、特设中国文化板块。随着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尤其是将来可能从事文化艺术类工作的艺体专业大学生,传承和传播中国文化是其神圣的使命。因此,教材每单元特设中国文化板块,用英文介绍有特色的中国传统文化内容,既可与西方文化对比,又让学生学会“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四、练习设计循序渐进,注重夯实语言基本功。练习形式多样,难度逐册递进。其中听力、阅读、翻译、写作等题型参考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题型形式。而语音、语法练习则把重点放在艺体专业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容易出错的地方,帮助他们有的放矢地解决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提高学习效率。
五、数字化配套完善,提供全新互动的教学新模式。教材提供高质量的音频材料供下载;WE Learn数字课程为学生学习提供便利;电子教案全程辅助教师教学。
六、在WE Learn数字课程和PPT课件中提供完整的思政学习内容,围绕单元主题,提炼思政主题,深挖思政内涵,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中。
本套教材从编写计划的提出、课文的选材、样课的编写到书稿的审校等都得到了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领导和编辑的多方关心、大力协助和具体指导,在此我们谨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我们还要真诚地感谢晴川学院的领导对这套教材的编写和参编老师的极大支持和关心。
参加本册教材编写工作的有孙平、向菁、潘晓莹、陈美娟、罗蕾等老师;他们在选材、录入、编写、校对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由于编者水平有限,错误在所难免,敬请广大师生批评指正。
编者
Cultural Focus The Four Great Inventions
附录
附录I词汇表
附录Ⅱ短语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