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绪论
第一节 "讲述世界故事"与"建构故事世界"
第二节 普适认知与认知地图
第三节 实证心理学与人工智能的认知叙事探索
第四节 认知叙事学理论的创新与推进
理论探讨篇
第一章 西方认知叙事学研究前沿的主要议题
第一节 世界建构
第二节 文学叙事交流
第三节 情感研究
第二章 叙事"心理模型":戴维·赫尔曼的"故事世界"叙事理论
第一节 "故事世界":叙事的"心理模型"
第二节 "可能世界"与"指示转移":故事世界的建构方法
第三节 "世界故事化":故事世界的阐释
第三章 戴维·赫尔曼引领的认知叙事理论研究前沿
第一节 饱受诟病的《普遍语法与叙事形式》
第二节 承前启后的《故事逻辑:叙事的问题与可能性》
第三节 颇受好评的《叙事的基本要素》
第四节 引人瞩目的《故事讲述与心智科学》
第五节 新颖前沿的《超人类叙事学:故事讲述与动物生命》
第六节 国外戴维·赫尔曼认知叙事理论研究的特点、价值与不足
第四章 传承、颠覆、共识与争议:莫妮卡·弗鲁德尼克与"自然"叙事学
第一节 主要内容与观点
第二节 传承、贡献与创新
第三节 接受历史与主要争议
第五章 思维理论与心理认知:丽莎·詹塞恩与认知叙事学研究
第一节 何为读心
第二节 思维理论与认知嵌套
第三节 小说人物和语言认知
第六章 心理叙事与实证研究:玛丽莎·博托卢西和彼得·迪克逊的认知叙事学
第一节 "心理叙事学":读者心理表征的实验定位
第二节 "文本特征"和"读者建构"
第三节 读者与叙述者的"想象性会话"
第四节 "文本操控"与"文本外操控"
第五节 进展与挑战
第七章 "虚构的心":艾伦·帕尔默的叙事理论研究
第一节 传统叙事学的困境和帕尔默的问题视域
第二节 整全的心:帕尔默的洞见和盲视
第三节 社会的心:帕尔默外在主义立场的核心
第四节 虚构的心:批评的方法论及不足
第八章 "意识""叙事"与"主体性"的纠缠:文学的多种可能性
第一节 意识的困难问题与作为关键概念的"感受质"
第二节 意识、自我与主体性的纠缠
第三节 叙事与意识:文学的多种可能性
第九章 框架、草案与伦理结构:脑文本伦理运作机制的认知分析
第一节 脑文本运作的认知诗学阐释
第二节 伦理结构与道德认知
第三节 脑文本伦理运作机制的认知演进
批评实践篇
第十章 认知叙事学中的空间认知与阐释:《第三个警察》的地狱空间与认知悖论
第一节 经典与后经典叙事学的空间概念
第二节 空间的认知与阐释
第三节 《第三个警察》的空间认知悖论与非自然阐释
第十一章 认知视角下的哥特体验:《埃德加·亨特利》与《黄色墙纸》的信号邀约机制
第一节 《埃德加·亨特利》的自然认知框架与读者的哥特体验
第二节 《黄色墙纸》的自然认知框架与吉尔曼的社会批评
第十二章 以思维理论为路径的认知叙事学研究:英国小说的兴起与认知嵌套
第一节 18世纪英国小说研究中的认知嵌套:《汤姆·琼斯》的例证
第二节 三层认知嵌套与创造技巧:三部经典小说管窥
第十三章 当帕尔默遇到费伦:社会心灵、修辞模型和礼物事件
第一节 帕尔默的"虚构的心"的认知理论
第二节 帕尔默的认知叙事学与费伦的修辞叙事学的互补
第三节 《麦琪的礼物》的社会心灵和修辞叙事
第十四章 伍尔夫小说《海浪》与20世纪视觉观念的对话:小说与意识理论关系刍议
第一节 视觉与"自我"的形成
第二节 《海浪》的视觉模式与自我的反复重构
第三节 视觉、自我与英帝国的文化政治
第十五章 叙述视角转换:一个认知叙事学的实证研究样例
第一节 研究基础
第二节 实验设计
第三节 实验结果
第四节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