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中还没有图书,赶紧选购吧!
系统功能语言学文献丛书:语篇·语法·认知:话语分析面面观
系统功能语言学文献丛书:语篇·语法·认知:话语分析面面观
促销时间
距结束
00
:
00
:
00
:
00
书号
9787544660235
尚 外 价
降价通知
累计销量45
手机购买
图书二维码
配送
服务
数量
库存  
温馨提示

【声明】
本商城所售图书仅可作为个人学习使用,倘若用作他途(如用于商业获利等),所产生的一切后果请自负!

【退换货规则】
1、因商品质量问题需退换货,请您在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联系客服进行申请,并根据客服的指引进行退货操作。
2、收到商品之后如需申请七天无理由退换货,请您在签收之日起七日内联系客服进行申请,并提供证据。逾期将无法受理。
3、满足七天无理由退换货申请的前提下,包邮商品需要买家承担发货和退货运费。
4、发货运费金额因具体订单货品重量、寄往地区不同而各不相同,我们需向取货的快递公司确认之后才能了解。
5、退货地址: 请和客服联系,电话: 021-65425300转2039/2777; QQ: 800179112。
6、请在下单后14天内申请开票,逾期财务封账将无法受理;如产生退货,已开发票将作废。

  • 属性
  • 介绍
  • 目录
手机购买
图书二维码
加入购物车
价格:
数量:
库存  个

图书详情

图书名称 :系统功能语言学文献丛书:语篇·语法·认知:话语分析面面观
书号 :9787544660235
版次 :1
作者 :任绍曾
开本 :16
页面 :361
装帧 :平装
语种 :汉文
字数 :451

介绍

【简介】

本书讨论语篇分析,共辑录文章二十篇(每篇为一章),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讨论语篇分析的理论问题,先从语义维度和结构层次上考察语篇结构,后着眼于语篇理解,讨论了语篇单位的层次和信息单位的构成。第二部分探讨如何分析叙事语篇,包括叙事语篇如何体现语境,如何取得衔接和连贯,并从语篇理解的角度探讨了语境线索和语句结构型式化的作用。第三部分研究语法和语篇的关系,即探讨语法如何体现语义,语篇对语法有什么要求,以及语法成分(如名词词组和动词词组)具有怎样的语篇功能,特殊语言单位(如辅句和Yes/No)具有怎样独特的语篇功能。第四部分研究语篇与认知的关系,说明文学语篇如何体现概念隐喻,而隐喻又如何引导语篇形成,促进语篇连贯,从而表达主题。

【作者简介】

任绍曾

浙江大学教授,早年考入浙江大学外文系,经院系调整,进入杭州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1984年在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做研究访问学者。任绍曾教授曾任杭州大学外语系主任和外语学院院长多年,并于1985-1989年参与创建宁波大学外语系并任首任系主任,2002年应绍兴文理学院诚聘出任该校首任外语学院院长,任职多年。曾先后应邀任美国New   England College和澳门大学客座教授。现任全国话语分析专业委员会名誉会长、浙江省外文学会名誉会长、全国文体学研究会顾问。

任绍曾教授师从葛传槃先生和鲍屡平先生,长期从事国外语言学理论研究,始于   Jespersen语言理论,后专攻语法理论和话语分析。90年代初他发起召开了全国第一、二届话语分析研讨会,主持召开了第三届系统功能语法研讨会,并于1997年在澳门主持召开了国际话语分析研讨会暨全国第五届话语分析研讨会对于语言研究,他从实践出发,研究实际问题,不囿于前人结论,成果多具创见。学术界认为他对推动中国的话语分析研究作出了卓越贡献任绍曾教授在《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外语研究》、《当代外语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50多篇;在内地和港澳台出版的著作、编著、译著共25本,包括《语言·系统·结构》、Grammar   and Discourse、《英语语法系列》、《叶斯柏森语言学选集》。

【总序】

初学者对文献的重要性往往缺乏足够的认识,想写文章的时候绞尽脑汁却一筹莫展,勉强凑一个东西出来却不入流:缺乏研究背景,缺乏研究问题,缺乏研究方法,缺乏创新观点,缺乏学科用语,缺乏组织策略,也缺乏格式规范。

确定一个研究方向,可先从汉语文献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章节入手,再及英文著述,半年一年,便会有所心得;三年五载,自当独树一帜。实践表明,知识来源于文献,已见发端于文献,学科推进更是少不了文献。文献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为此,我们组织汇编了这套“系统功能语言学文献丛书”,方便后学查阅细读,描摩审视。丛书中既有综述介绍,也有前沿研究;有独著,也有合作;作者之中,有德高望重的耄耋长者,有硕果累累的学派中坚,也有勤奋精进的青年才俊。我们想借此机会感谢各位师友积极配合。

本丛书的内容涉及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与应用的各个方面,既体现了各位学者在学术领域孜孜不倦的研究历程,也凝结了中国系统功能语言学团队的集体智慧,代表了中国学人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水平。读者可以看到,其中有不少高水平的成果发表于国外知名期刊,走向了国际学科前沿;有理论开拓,也有应用尝试。

今后,除了国际化和理论探索,本土化与应用研究仍将是一个需要集体努力的基本方向。从理论上看,除了语篇语境、词汇研究和语音书写,研究者还需放眼其他学派和其他学科领域,协同求进,积极从议题上做超学科思考。我们希望,应用研究能够成为各位同仁的责任意识,在诸如翻译理论与操作框架、语言生态视角、外语教育学、汉语系统描写、辞书多元义项梳理、语言过程的计算表征、语言的生理神经机制、语言的脑成像实证研究、语言病理、国家话语等等领域,打开全新的研究局面,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

我们衷心感谢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对本丛书出版的鼎力支持,感谢各位责编的精心付出。


目录

【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 语篇理论探索

1 语篇的多维分析
1.1 引言
1.2 语言使用
1.3 社会互动
1.4 信念传递
1.5 结语

2 叙事语篇的多层次语义结构
2.1 引言
2.2 三个意义层次
2.3 中篇叙事小说的语义层次
2.4 长篇叙事语篇的语义层次
2.5 结语

3 关注中心和基本主题
3.1 引言
3.2 切夫的认知观
3.3 主题层次结构
3.4 基本主题
3.5语篇分析
3.6 结语

4 信息单位与信息状态
4.1 引言
4.2 信息单位:已知信息+新信息
4.3 信息状态:已知信息、新信息和可及信息
4.4 分析与讨论
4.5 结语

第二部分叙事语篇分析

5 语境在叙事语篇中的语言体现…
5.1 引言
5.2 话语和语境之间的辩证关系
5.3 三种结构的总体分析
5.4 句与小句的具体分析
5.5 体现语境的其他语言特征

6 The Texture of The Armies of the Night
6.1 Cohesion
6.2  Macro-propositions

7 The Narrative Structure of The Armies of the Night
7.1 Introduction
7.2 A Structural Analysis of the Novel
7.3 Conclusion

8 词汇语境线索与语篇理解
8.2 词汇语境线索的特征…
8.3 词汇语境线索的具体功能
8.4 结语

9 语篇中语言型式化的意义
9.1 引言
9.2 语篇中的型式化
9.3 型式化探讨
9.4 型式化的主次和意义…
9.5 结语

第三部分 语法与语篇

10 Discourse and Choice of Structure
10.1 Introduction
10.2 Differences
10.3 Structural Resources
10.4 Discourse Determined
10.5 Typological Differences
10.6 Cultural Impact
10.7 Conclusion

11 Linguistic Features and Discourse Semant
11.2 Local Theme
11.3 Theme
11.4 Conclusion

12 英语名词指称及其语篇功能
12.1 指称
12.2 推理
12.3 语义关系
12.4 组篇作用
12.5 语篇功能
12.6 结语

13 英语时态的语篇功能
13.1 引言
13.2 时态和时间
13.3 英语现在时的基本语义特征
13.4 现在时的表实功能
13.5 现在时的突显功能
13.6 现在时的概括功能
13.7 结语

14 Yes和No在叙事语篇中的功能
14.1 引言
14.2 基本意义与功能
14.3 信息流与意识
14.4 语篇分析
14.5 结语

15 英语辅句的动因及其在语篇中的评价功能
15.1 引言
15.2 辅句的动因
15.3 辅句的评价功能
15.4 评价维度
15.5 结语

第四部分 语篇与认知

16 概念隐喻与语篇
16.1 引言
16.2 隐喻分析
16.3 语篇分析
16.4 评价分析
16.5 结语

17 概念隐喻和语篇连贯
17.1 引言
17.2 社会经验和理性思考
17.3 概念隐语的形成
17.4 跨领域映射
17.5 语篇的连贯
17.6 结语

18 概念隐喻及其语篇体现
18.1 引言
18.2 词句的体现和语篇体现
18.3 隐喻分析
18.4 语篇分析
18.5 评价分析
18.6 结语

19 Multiple Blending in All the King's Men
19.1 Introduction
19.2 Linguistic Symbolization
19.3 Metaphorical Symbolization
19.4 Life Experience Structured and Construed
19.5 Conceptual Mapping and Blending
19.6 Conclusion

20 The Interplay Between Implicit Conceptual Metaphor   and Discourse Flow in Somerset Maugham' s Rain
20.1 Introduction
20.2 The Word"Rain"Foregrounded: Why and How?
20.3 Metaphorical Chain and How It Carries Forward the Discourse
20.4 Linguistic Analysis of the Structures in Which "the   Rain" Appears
20.5 Metaphorical Cluster and Evaluatio: Conceptual Analysis
20.6 Resolution and Recontextualization
20.7 The Conceptual Metaphor and the Coda
20.8 Conclusion

参考书目
附录各章中英文摘要
后记


对比栏

1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

2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

3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

4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