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中还没有图书,赶紧选购吧!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庸》在英语世界的译释
促销时间
距结束
00
:
00
:
00
:
00
书号
9787544670197
尚 外 价
降价通知
累计销量3
手机购买
图书二维码
配送
服务
数量
库存  
温馨提示

【声明】
本商城所售图书仅可作为个人学习使用,倘若用作他途(如用于商业获利等),所产生的一切后果请自负!

【退换货规则】
1、因商品质量问题需退换货,请您在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联系客服进行申请,并根据客服的指引进行退货操作。
2、收到商品之后如需申请七天无理由退换货,请您在签收之日起七日内联系客服进行申请,并提供证据。逾期将无法受理。
3、满足七天无理由退换货申请的前提下,包邮商品需要买家承担发货和退货运费。
4、发货运费金额因具体订单货品重量、寄往地区不同而各不相同,我们需向取货的快递公司确认之后才能了解。
5、退货地址: 请和客服联系,电话: 021-65425300转2039/2777; QQ: 800179112。
6、请在下单后14天内申请开票,逾期财务封账将无法受理;如产生退货,已开发票将作废。

  • 属性
  • 介绍
  • 目录
手机购买
图书二维码
加入购物车
价格:
数量:
库存  个

图书详情

图书名称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庸》在英语世界的译释
书号 :9787544670197
版次 :1
出版时间 :2023-05-01
作者 :宋晓春, 著
开本 :16

介绍

【简介】


《〈中庸〉在英语世界的译释》一书主要分三部分进行,第一部分全面厘清了《中庸》英译史,指出阐释性翻译为贯穿典籍翻译各个时期的普遍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展开了译释个案研究,尤其是对乔斯顿、迦达纳、浦安迪等译者的开创性研究;第二部分主要侧重于对《中庸》翻译史上阐释性翻译的解释,首次尝试将《中国阐释学》义理和"强制阐释论"用于翻译研究,有效运用上述理论对《中庸》英译史上的多元阐译现象产生的缘由进行了合理的解释,对《中庸》英译史上出现的强制性翻译阐释面相、译者的主观预设,强制征用场外理论的技巧和模式等给予了描述和批判。第三部分将《中庸》中的相关义理如"慎独"说、"诚"的思想等运用于指导典籍翻译阐释主体的行为规范,探究典籍翻译译者在翻译时如何从道德层面进行自我把控,提出了典籍翻译阐释中的译者"慎独"论。

目录

【目录】


第 1 章 绪论


1. 1 《中庸》英译本


1. 2 《中庸》英译本特点分析


1. 3 《中庸》英译研究概述


1. 3. 1 《中庸》英译本单本专题研究


1. 3. 2 儒经英译研究中兼涉《中庸》英译的研究


1. 3. 3 译者专题研究中兼涉《中庸》英译的研究


1. 3. 4 现有研究的特点与不足


1. 4 典籍翻译质性研究中的“译者志”方法


1. 4. 1 深度描写——典籍翻译研究“译者志”方法的方法


1. 4. 2 译本和翻译副文本——典籍翻译研究“译者志”方法实现的倚仗


1. 4. 3 内部视角为主,内外部视角结合——典籍翻译研究“译者志”方法的实施原则


1. 4. 4 研究者的在场——典籍研究“译者志”方法的精魂


1. 5 研究问题、研究设想和创新点


1. 5. 1 研究问题


1. 5. 2 研究设想


1. 5. 3 创新之处和意义


第 2 章 《中庸》英译中的宗教阐释研究


2. 1 宗教的定义与《中庸》的宗教性


2. 1. 1 宗教的定义


2. 1. 2 《中庸》的宗教性


2. 2 柯大卫译本按语对《中庸》义理的基督教化阐释


2. 2 .1 以儒证耶 ——《中庸》的素位思想和基督教的罪与救赎


2. 2. 2 以耶释儒 ——《中庸》鬼神说与基督教的天使论


2. 2. 3 以耶批儒


2. 2. 4 小结:对柯氏译本宗教性阐释的评价


2. 3 理雅各《中庸》译本中基督教化的儒教蓝图


2. 3. 1 儒家之“天”“地”“上帝”的基督教化阐释


2. 3. 2 鬼神与基督教之天使的类比


2. 3. 3 对“至诚而圣”的挞伐


2. 3. 4 小结:柯大卫与理雅各《中庸》译本中基督教化阐释的异同


第 3 章 《中庸》英译中的哲学阐释研究


3. 1 辜鸿铭《中庸》译本中道德哲学的建构


3. 1. 1 《中庸》的道德哲学内涵


3. 1. 2 道德哲学译释的背景与立场


3. 1. 3 道德哲学译释的路径


3. 1. 4 小结:道德哲学译释的影响与评价


3. 2 新柏拉图之光与庞德的《中庸》翻译


3. 2. 1 庞德与新柏拉图思想的渊源


3. 2. 2 新柏拉图思想与《中庸》的共相


3. 2. 3 新柏拉图主义阐释性翻译的路径


3. 2. 4 小结:对庞德儒学翻译中新柏拉图主义阐释的评价


3. 3 安乐哲、郝大维《中庸》译本对过程哲学的阐发


3. 3. 1 过程哲学阐发的缘由


3. 3. 2 过程哲学阐释性建构的路径


3. 3. 3 协同创造性与“诚”的翻译


3. 3. 4 小结:“循环互助”模式的意义


第 4 章 《中庸》英译中的诗学阐释研究


4. 1 《中庸》的诗学话语


4. 1. 1 “言应有文”


4. 1. 2 “依经立义”


4. 2 “以中释中”—— 陈荣捷《中庸》译本中的诗学阐译


4. 2. 1 陈荣捷“以中释中”的翻译阐释立场


4. 2. 2 “言简义微”的诗学语言


4. 2. 3 “依经立义”的译经风格


4. 2. 4 小结:典籍翻译中的坚守


4. 3 “以西释中”—— 浦安迪《中庸》译本中的诗学阐译


4. 3. 1 浦安迪“以西释中”的翻译阐释立场


4. 3. 2 “以西释中”的诗学阐译具象


4. 3. 3 浦安迪的经典观与“以西释中”的诗学阐译


4. 3. 4 小结:经典的“殊异性”


第 5 章 《中庸》英译中的史学阐释研究


5. 1 迦达纳经典重构的史学路径


5. 1. 1 《中庸》经典化的历史爬梳


5. 1. 2 双行小注阐释传统的复制


5. 1. 3 理学经典阐释的沿用


5. 1. 4 小结:阐释的价值导向性与相对性


5. 2 乔斯顿、王平《中庸》译本中的史学阐译


5. 2. 1 郑玄、孔颖达、朱熹对《中庸》的注与疏


5. 2. 2 “疏典并译”的史学译释体例考察


5. 2. 3 译本考评


5. 2. 4 小结:典籍重译之理想译者


第 6 章 《中庸》核心术语译释考


6. 1 “中庸”的译名志


6. 1. 1 “the mean”


6. 1. 2 “central harmony”


6. 1. 3 “perfect balance”


6. 1. 4 音译的优势


6. 2 “诚”的哲学内涵与英译


6. 2. 1 “诚”的哲学内涵


6. 2. 2 “诚”的英译


6. 3 “慎独”的哲学内涵与英译


6. 3. 1 “慎独”的哲学内涵


6. 3. 2 “慎独”的英译


第 7 章 《中国阐释学》理论视域下对《中庸》英译多元阐译的解释与批判


7. 1 《中国阐释学》义理对《中庸》英译史上多元阐译的解释


7. 1. 1 “境域论”对典籍翻译中多元阐译的解释


7. 1. 2 “原意”与“用心”:典籍翻译多元阐译的相对性与确定性


7. 1. 3 “虚心”论与翻译阐释之“蔽”


7. 2 “强制阐释论”对《中庸》英译史上基督教化强制阐释的批判


7. 2. 1 “强制阐释论”与《中庸》英译史上的基督教化强制阐释


7. 2. 2 基督教义理的场外征用与主观预设


7. 2. 3 基督教义理征用于典籍翻译的技巧


7. 2. 4 基督教义理征用于典籍翻译的模式


7. 2. 5 《中庸》英译史中基督教化强制阐释的时代因素


第 8 章 典籍翻译阐释主体的“慎独”论


8. 1 “慎独”论提出的意义


8. 1. 1 “慎独”论对译者主体性理论的补苴


8. 1. 2 “慎独”论对翻译主体间性理论的补苴


8. 1. 3 “慎独”论对典籍翻译阐释之界的补苴


8. 2 译者“慎独”的原则与方法


8. 2. 1 “守诚”的根本原则


8. 2. 2 “持敬”的外化态度


8. 2. 3 “择善”与“笃行”的践行方法


结 语


参考文献

对比栏

1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

2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

3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

4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