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国语大学闵行外国语中学于 2015 年创办,在学校成长的过程中,上闵外团队不断吸收先进的办学思想、课程、方式,从办学思想、培养目标、课程设计、学校基本教育理念、课堂教学模式、德育模式、学校文化建设等方面,以现代外国语中学的基本思想,创造性地全面推进一所现代外国语中学的建设与治理,学校迅速成长为一所有一定影响力的、高品质的、老百姓心目中优质的现代外国语中学。本书记载了上闵外团队思考、研究、实践、反恩形成的研究实践成果,并很好回答了 “现代外国语中学存在的价值与意义”“现代外国语中学的基本内涵”、“现代外国语中学如何创建”、“现代外国语中学的治理”等当下教育界关注的外国语教育问题,也为国内同行提供了上海外国语大学闵行外国语中学的成功样本。
一项有意义的外国语教育探索
华东师范大学 代蕊华
2019年,鉴于上海外国语大学闵行外国语中学办学四年取得的优异成就,特别是在外国语中学创办过程中形成的创新性成果,上海外国语大学决定,将上海外国语大学基础教育重大研究项目《现代外国语中学的创建与治理》交给上海外国语大学闵行外国语中学(以下简称上闵外),寄希望于吴金瑜校长、韩焱虹副校长带领的团队,通过这样一个重大项目的研究实践,为上外大学基础教育,乃至中国的外国语中学提供成熟的创建治理理论与实践样本。
四年来,上闵外精心设计研究实践计划,深入研究现代外国语中学的本质以及其对当下中国基础教育的价值意义。同时,按照现代外国语中学的设计,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教育改革与实践,成就了一所具有现代外国语中学特征的外国语中学。在这样的研究实践过程中,我作为这个项目研究实践的指导者,经历了整个项目的研究实践过程,感受到了韩焱虹、吴金瑜校长团队一丝不苟的研究工作精神与务实的研究态度,也看到了一所优质现代外国语中学在上海的诞生与发展。
为了寻找当下外国语中学的特征,他们翻阅了大量资料,咨询了多位著名的基础教育与外语教育学者,努力寻找当下外国语教育规律与现代外国语中学的发展规律。
我们梳理中国外国语中学的发展史可以发现,在农耕时代,中国所谓的外国语中学(如明清时的“四夷馆”)主要目的是培养“翻译”;到了工业化时代,外国语中学主要是为了培养“外交人才”;到了21世纪前后(中国加入WTO前后),中国的外国语中学开始出现分化,更多所谓的外国语中学的办学目的走向功利。但当中国由富到强、中华文明走向人类文明的中心舞台、中国开始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一带一路”,共同推进人类的发展与进步的思想理念。在这样的背景下,当下的外国语中学承担的任务绝不仅仅是培养“翻译”与“外交人才”,更重要的应该是培养为“中华民族之复兴”、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服务的具有跨文化素养的现代人才。与此同时,人工智能,特别是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自然语言处理工具的诞生,使外语教育进一步受到挑战。
我欣喜地看到,韩焱虹、吴金瑜团队敏锐地感受到了这种变化,他们认为在当下的中国,现代外国语中学承担的教育任务已远远超出了传统的外国语中学的教育设计。
他们的研究与实践认为,现代外国语中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外语语言素养,更要能够用外语语言传播中华文明(跨文化素养),还要具有能适应这个时代发展、与自己的智能特长相吻合的专业素养。
为了这样的教育理想,在上闵外的创建与治理过程中,他们从办学思想、培养目标、课程设计、学校基本教育理念、课堂教学模式、德育模式、学校文化建设等方面,以现代外国语中学的基本思想,创造性地全面推进一所现代外国语中学的建设与治理。历时四年,成果累累。
本书就是记载了韩焱虹、吴金瑜团队思考、研究、实践、反思形成的研究实践成果,并很好地回答了“现代外国语中学存在的价值与意义”“现代外国语中学的基本内涵”“现代外国语中学如何创建”“现代外国语中学的治理”等当下教育界关注的外国语教育问题,也为国内同行提供了上闵外的成功样本。
以此为序。
代蕊华
2023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