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阅读中国 外教社中文分级系列读物”之一,符合 《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四级标准,可用于外国留学生的中文拓展阅读。全书共有20课,每篇课文约 2000 字左右,课文后有词汇表、英文注释和练习题。这一册的主题是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如筷子、盆景、中国龙、风筝、石狮子等。作者在四级词汇范围内编写了课文,能让学生在学习汉语的同时了解中国文化。
【主编的话】
每个学习外语的人在学习初期都会觉得外语很难,除了教材,其他书基本上看不懂。很多年前,我有个学生,他大学一年级时在外语学院图书室帮忙整理图书,偶然看到一本《莎士比亚故事集》,翻了几页,发现自己看得懂,一下子就看入了迷。后来,他一有空就去图书室看那本书,很快看完了,发现自己的英语进步不少。其实,那本《莎士比亚故事集》就是一本牛津英语分级读物。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适合外语学习者水平的书籍对外语学习有多么重要。
英语分级阅读进入中国已有几十年了,但国际中文分级教学以及分级读物编写实践才刚刚起步,中文分级读物不仅在数量上严重不足,编写质量上也存在许多问题。因此,在《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出台之后,我们就想着要编写一套适合全球中文学习者的国际中文分级读物,于是便有了这套《阅读中国·外教社中文分级系列读物》。
本套读物遵循母语为非中文者的中文习得基本规律,参考英语作为外语教学分级读物的编写理念和方法,设置鲜明的中国主题,采用适合外国读者阅读心理和阅读习惯的叙事话语方式,对标《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是国内
外第一套开放型、内容与语言兼顾、纸质和数字资源深度融合的国际中文教育分级系列读物。本套读物第一辑共36册,其中,一—六级每级各5册,七一九级共6册。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是两种认识世界的方法。现在,中国人去看世界,外国人来看中国,已成为一种全球景观。中国历史源远流长,中国文化丰富多彩,中国式现代化不断推进和拓展,确实值得来看看。如果你在学中文,对中国文化感兴趣,推荐你看看这套《阅读中国·外教社中文分级系列读物》。它不仅能帮助你更好地学习中文,也有助于你了解一个立体、真实、鲜活的中国。
程爱民
2023年5月
【主编介绍】
总主编
程爱民,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国际中文教育与文化传播研究所所长,《国际学生教育管理研究》主编,曾任江苏理工学院副校长,南京大学海外教育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现兼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国留学生教育管理分会副理事长、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中美比较文化研究分会理事长等。已出版专/编著12部、教材10余种,发表论文100多篇,完成或正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省部级社科基金项目7项,曾获得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江苏省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江苏省新闻出版政府奖特等奖等。
四级主编
刘影,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中文教学法、跨文化交际理论。参与省级社科及语合中心项目3项。发表学术论文多篇,主持编写有关阅读、旅游汉语、HSK等内容的教材30余本。
【作者介绍】
4-1《中国百姓故事》
张宜昂,南京中医药大学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医汉语。参与厅级国际中文教学科研项目多项。主要教授汉语、中国文化、传统体育及教学法等课程。参与新汉语水平考试命题工作,发表学术论文多篇,主编或参编国际中文教材多本。
4-2《文学故事》
沈灿淑,博士,南京师范大学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现代汉语语法及教学法。主编或参编《汉语强化教程》《旅游汉语》《HSK辅导丛书》等教材20余本。
孙素行,中共六安市委党校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现代汉语语法、现当代中国文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4-3《文化中国》
刘璟之,南京艺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认知心理研究、儿童汉语教学。参与或主持省部级项目多项。发表CSSCI核心期刊论文多篇,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项。
4-4《符号中国》
张珩,南京师范大学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现代汉语语法及教学法。主要教授基础汉语课程、专业汉语课程、HSK辅导、教学法等课程。参与编写《旅游汉语》《菲律宾华语课本》等教材。
孙晶晶,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人文教育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现代汉语语法、国际中文教学。主持或参与学科专业相关科研项目多项,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4-5《沟通中西》
刘影,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中文教学法、跨文化交际理论。参与省级社科及语合中心项目3项。发表学术论文多篇,主持编写有关阅读、旅游汉语、HSK等内容的教材30余本。
叶丹丹,深圳市南山区第二外国语学校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现代汉语语法、国际中文教学。参与教育部语合中心远程中文教学项目1项、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1项,主持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