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根据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与上海外国语大学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共同设立中国高校外语教师发展研究院,致力于打造高水平、国际化教师教育与学术交流平台,致力于打造一流的国家级专业智库。 外语教育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变化的领域,需要不断进行研究和探索。中国高校外语教师发展研究院计划自2024年推出《外语教师发展研究》,下设教师教育理论、教师职业发展、教师素养与能力提升、教师培训与继续教育、国际教师教育等多个栏目,旨在推动外语教育研究的前沿,希望为外语教师提供一个分享研究成果、交流教学经验和专业观点的平台,为外语教学和教师培养提供丰富的学术资源,促进外语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学能力的提升,促进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为外语教育改革和创新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引领外语教学的创新与发展。 通过《外语教师发展研究》,我们希望激发外语教师的研究热情,推动外语教育的改革与创新,为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优秀外语人才做出贡献。
主编的话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这一论断阐明了教师在教育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中的核心地位。
《礼记·学记》说,“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它深刻揭示了尊师与重道和重学之间的关系。北宋著名教育家李觏指出,“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向善的根基在于教育,教育的成效取决于教师,它强调了教师在立德树人中的关键作用,与“大先生”的教师教育目标一脉相承。
随着时代浪潮奔涌向前,数智时代知识似乎更加触手可及,外语教师被赋予了超越“知识传授”的深层使命,正如苏格拉底强调的,教师应该通过诘问引导学生发现内在的美德和理性,教师的任务并非灌输知识,而是引导学生成为真理的探索者。教师不再仅仅是师生关系中的主导因素,更应被视作社会系统中的独立体系而存在。在数字化重构教育生态的时代中,重塑外语学科的发展机遇,这是教师向外求索之“势”;外语教师要在服务国家更高水平对外开放进程中实现更大的自我价值,这是教师自我成长之“志”。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正在发生深刻改变,国家发展对外语学科和外语教师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对外语教育的关注,一方面反映了社会对外语教育在新的时代所寄予的厚望,一方面也启示我们如何彰显外语教育的时代价值。外语教师应该通过提升专业素质能力在展现外语学科的内在价值、人才培养的育人价值和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中主动作为,应该充分发挥自身在语言、专业和跨文化沟通方面的独特优势,在构建中国话语体系、叙事体系和国际传播体系、在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外文化交流中挺膺担当。
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思贝尔斯指出,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每一棵树是平等的,每一朵云是平等的,每一个灵魂也是平等的,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外语教师与学生之间也是平等的,唯有师生平等,外语教师才能赋予学生“在洪流中保持清醒的能力”。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站在新时代风口,《外语教师发展研究》将秉持守正创新的价值坚守,为广大外语教师搭建教学交流、学术探讨、思想分享的平台,以具有引领性的研究成果推动跨学科对话和国际合作,助力铺就新时代外语教师正德厚生之道,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服务教师可持续发展。
《外语教师发展研究》是我们共同种下的一颗信念的种子,只要我们共同呵护,它就能够破土而出,经历风雨,拔节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