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中还没有图书,赶紧选购吧!
外教社翻译研究丛书:新时代对外宣传与翻译研究
促销时间
距结束
00
:
00
:
00
:
00
书号
9787544667609
尚 外 价
降价通知
累计销量97
手机购买
图书二维码
配送
服务
数量
库存  
温馨提示

【声明】
本商城所售图书仅可作为个人学习使用,倘若用作他途(如用于商业获利等),所产生的一切后果请自负!

【退换货规则】
1、因商品质量问题需退换货,请您在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联系客服进行申请,并根据客服的指引进行退货操作。
2、收到商品之后如需申请七天无理由退换货,请您在签收之日起七日内联系客服进行申请,并提供证据。逾期将无法受理。
3、满足七天无理由退换货申请的前提下,包邮商品需要买家承担发货和退货运费。
4、发货运费金额因具体订单货品重量、寄往地区不同而各不相同,我们需向取货的快递公司确认之后才能了解。
5、退货地址: 请和客服联系,电话: 021-65425300转2039/2777; QQ: 800179112。
6、请在下单后14天内申请开票,逾期财务封账将无法受理;如产生退货,已开发票将作废。

  • 属性
  • 介绍
  • 目录
手机购买
图书二维码
加入购物车
价格:
数量:
库存  个

图书详情

图书名称 :外教社翻译研究丛书:新时代对外宣传与翻译研究
书号 :9787544667609
版次 :1
出版时间 :2022-03
作者 :张健, 著
开本 :AX16
页面 :320
装帧 :平装
语种 :汉文
字数 :400

介绍

【简介】


本书围绕“中国文化走出去”视阈下的对外宣传及其翻译的特点,探究向世界 说明中国道路、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艺术,着重研讨新时代外宣工 作的原则和翻译策略,理论阐述与实证分析紧密结合,相得益彰,贯穿始终。 全书脉络清晰,内容集中,选材新颖,富有代表性,可供外宣工作者、英语传 媒工作者、外事工作者、翻译人员、高校师生等广大读者阅读参考。


【总序】


翻译研究是不是一个学科,翻译有没有“学”,现在不应该 再费时论争了。董秋斯1951年就提出要建立翻译学,要写出 两部大书,一部是《中国翻译史》,另一部是《中国翻译学》。苏 珊·巴斯内特(Susan Bassnett)和安德烈·勒菲弗尔(André Lefevere)在为《翻译研究丛书》写的总序中第一句就宣称: “The growth of Translation Studies as a separate discipline is a succes story of the 1980s”(1992)。我国自1979年就开 始招收翻译专业的硕士研究生,1986年国务院学位办公布了 首批“翻译理论与实践”(二级学科)的硕士点,现在已有一大 批以翻译研究为学术方向的硕士生和博士生。1989年以来, 国家社科基金和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都陆续设立了一些翻译 研究项目,1992年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学科分类与代码》, 把翻译学正式定为语言学(一级学科)中应用语言学(二级学 科)之下的一个三级学科。虽然这个学科定位还不够科学,但 这个学科的存在已被公认。这说明学科的产生和发展不是以 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类认识水平 的提高而产生和发展的。


近20年来,这个领域的国内外学者都在努力加大研究力 度,拓展研究领域,深化研究层次,陆续出版了不少翻译学研究的新成果。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为满足国内翻译教学的需 求并推动这个学科的发展,经过精心选择,引进了一套“国外 翻译研究丛书”(现已出版30种),这在我国翻译界还是第一次。这套丛书在翻译教学和研究中已经并将继续发挥它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但是引进与借鉴不是目的,我们的目的是结合我们自己的翻译研究 和教学实践进行新的创造。怎样创造? 许多学科的发展史证明,要创造 就要中外结合。怎么结合? 中国学术史告诉我们,要结合就要以自己的 研究为根基,以国外的研究为参照,借鉴其理论与方法,改造和创立基本 范畴,建立新的范畴系统。这个以自己为主的中外结合的原则就是学科 建设的方针,也是我国翻译研究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对一个学科的发展 来说,引进国外的理论和方法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结合我们的翻译实 践、翻译教学与研究,写出与我们自己的实际密切结合的论著。国内已经出版了一些这样的著作,对翻译学的建设起到了某种程度的推进作用,功 不可没。但从理论的系统性和研究方法的科学性上来说,我们还没有一 本多数人认可的《翻译学导论》。此外,在中国传统译论的继承性研究、外国译论的借鉴性研究、翻译实践(包括翻译教学实践)中新问题的探索性研究、相关学科(如文化、心理学、语言学、文学、社会学、哲学等)的吸融性 研究以及方法论的多层次研究(包括本学科的和相关学科的)等几个重要领域,也都缺乏高水平的系统研究的论著。


为了进一步推动翻译学的研究与发展,满足这个学科研究生教育的教学与研究的需求,我们特别组织国内专家撰写以翻译学学科本体研究为主的系统的理论性论著——“外教社翻译研究丛书”。在筹划此套丛书 时,我们了解到中山大学“985”学科建设项目也正组织编写“中山大学翻 译研究丛书”;我们很高兴把他们的这些选题纳入“外教社翻译研究丛书” 中来。本丛书是一个开放性的系列,我们撰写、约稿的原则是:(1)作为 翻译研究类的学术专著,应充分反映本领域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2)追 求理论的系统性和学术观念与研究方法的创新性,目的是对翻译学的发 展和翻译人才的培养起重要的推动作用;(3)用汉语撰写。读者为高等 学校翻译以及其他相关专业的教师、研究生,翻译学界、语言学界以及文 学、文化、哲学与心理学等学界的翻译工作者和爱好者。


翻译是人类跨语言跨文化的交流活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最重要的手段和途径之一。艾·阿·瑞恰兹(Ivor Armstrong Richards)曾 说,翻译很可能是宇宙进化过程中产生的人类最复杂的一类活动。它的 复杂性必然对我们的研究构成挑战,要求我们的研究不断拓展,不断创新,不断深化。从古至今,大体说来,人类对翻译的研究已有了直观经验 式的、文艺学的、语言学的、文化学的等多种视角和方法。我们相信,我国 的学者一定会同世界各国的同行一道,对人类这项重要而复杂的活动不 断加以探索,进行多层面、多角度的研究,为这一学科的发展做出我们自 己的贡献。


“外教社翻译研究丛书”编委会

目录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对外宣传的性质与意义


第一节 对外宣传的性质


一、对外宣传的定义


二、对外宣传的内涵


第二节 对外宣传的意义


一、加强对外话语体系建设


二、促进中国对外开放进程


三、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第三节 对外宣传的现状


一、当前外宣形


二、主流外宣媒体


三、外宣媒体特征


第二章 对外宣传的目的与任务


第一节 对外宣传的目的


一、对外宣传的主要目的


二、中外对外宣传的差异


第二节 对外宣传的对象


第三节 对外宣传的内容


第四节 对外宣传的任务


一、报道具有全球意义的中国新闻


二、体现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价值


三、推动媒体融合形式的国际传播


第三章 对外宣传的原则与要求


第一节 对外宣传的原则


一、严肃性


二、准确性


三、中立性


四、灵活性


五、持久性


六、模糊性


第二节 对外宣传的要求


一、对外宣传需要背景解释


二、对外宣传绝非逐字英译


三、对外宣传注重专业素质


第四章 对外宣传的障碍与对策


第一节 对外宣传的障碍


一、传播效果及其意义


二、影响传播效果的因素


第二节 对外宣传的对策


一、加强理论研究


二、强调科学决策


三、拓展外宣形式


四、讲究外宣艺术


五、转变外宣观念


第五章 外宣翻译的概念与特点


第一节 外宣翻译的概念


一、外宣翻译的定义


二、“外宣翻译”的翻译


三、外宣翻译中的“宣”与“译”


四、外宣翻译与文学翻译的区别


五、外宣翻译中的“信”“达”“雅”


第二节 外宣翻译的特点


一、交际特点


二、语体特点


第六章 外宣译者的内功与外功


第一节 译内功


一、政治基本功


二、语言基本功


三、知识基本功


第二节 译外功


一、刻苦的钻研精神,严肃的工作态度


二、夯实理论基础,不忘翻译实践


三、逾越语言障碍,甄别文化差异


四、善于考据求证,力避望文生义


第七章 外宣翻译的原则与要求


第一节 外宣翻译的原则


一、政治敏感原则


二、信息突出原则


三、经济简明原则


四、艺术审美原则


第二节 外宣翻译的要求


一、以读者为中心,弥合表达鸿沟


二、厘清读者身份,甄别文化差异


三、逾越语言障碍,搭建沟通桥梁


四、明确翻译目的,发挥译者主体性


第八章 外宣译理的融会与借鉴


第一节 外宣译理融会


一、增译补充


二、释译变通


三、合理瘦身


四、整合重构


五、专名回译


第二节 外媒译例辨析


一、英译实例分析


二、英译策略研讨


第九章 外宣译技的梳理与应用


第一节 英译策略思考


第二节 外宣译技例析


一、中医术语英译


二、中式菜名英译


三、旅游资料英译


四、新闻标题英译


五、图片说明英译


六、栏目名称英译


七、股市语言英译


八、国俗词语英译


九、新词新义英译


十、企业简介英译


第十章 外宣翻译的缺憾与成因


第一节 外宣翻译的缺憾


一、望文生译


二、译名不一


三、中式英语


四、欠额翻译


第二节 外宣误译的成因


一、语言文化不同


二、译者素养不一


三、误区认识不足


四、质评标准不等


五、审校监管不力


六、学界研究不够


结语


参考书目

对比栏

1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

2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

3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

4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