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主编的话】
每个学习外语的人在学习初期都会觉得外语很难,除了教材,其他书基本上看不懂。很多年前,我有个学生,他大学一年级时在外语学院图书室帮忙整理图书,偶然看到一本《莎士比亚故事集》,翻了几页,发现自己看得懂,一下子就看入了迷。后来,他一有空就去图书室看那本书,很快看完了,发现自己的英语进步不少。其实,那本《莎士比亚故事集》就是一本牛津英语分级读物。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适合外语学习者水平的书籍对外语学习有多么重要。
英语分级阅读进入中国已有几十年了,但国际中文分级教学以及分级读物编写实践才刚刚起步,中文分级读物不仅在数量上严重不足,编写质量上也存在许多问题。因此,在《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出台之后,我们就想着要编写一套适合全球中文学习者的国际中文分级读物,于是便有了这套《阅读中国·外教社中文分级系列读物》。
本套读物遵循母语为非中文者的中文习得基本规律,参考英语作为外语教学分级读物的编写理念和方法,设置鲜明的中国主题,采用适合外国读者阅读心理和阅读习惯的叙事话语方式,对标《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是国内
外第一套开放型、内容与语言兼顾、纸质和数字资源深度融合的国际中文教育分级系列读物。本套读物第一辑共36册,其中,一—六级每级各5册,七一九级共6册。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是两种认识世界的方法。现在,中国人去看世界,外国人来看中国,已成为一种全球景观。中国历史源远流长,中国文化丰富多彩,中国式现代化不断推进和拓展,确实值得来看看。如果你在学中文,对中国文化感兴趣,推荐你看看这套《阅读中国·外教社中文分级系列读物》。它不仅能帮助你更好地学习中文,也有助于你了解一个立体、真实、鲜活的中国。
程爱民
2023年5月
【主编介绍】
总主编
程爱民,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国际中文教育与文化传播研究所所长,《国际学生教育管理研究》主编,曾任江苏理工学院副校长,南京大学海外教育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现兼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国留学生教育管理分会副理事长、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中美比较文化研究分会理事长等。已出版专/编著12部、教材10余种,发表论文100多篇,完成或正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省部级社科基金项目7项,曾获得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江苏省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江苏省新闻出版政府奖特等奖等。
二级主编
柏亚东,博士,上海交通大学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会员、中国训诂学会会员、国家级普通话测试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汉语史、石刻文献及国际中文教学。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等各级课题多项,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参与编写《21世纪对外汉语教材:听说教程(第二册)》。
【作者介绍】
2-1《北京欢迎你》
郑伟丽,博士,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国际汉语研究室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史、国际中文教学。发表学术论文多篇,编著《汉语惯用语》《中级汉语》等教材。
2-2《年年有“鱼”》
朱虹,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德国康斯坦兹工业技术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与习得、英汉对比与翻译研究。发表学术论文多篇,编著《天天汉语——听听说说》等教材。
2-3《热闹的晚餐》
徐新颜,上海交通大学讲师,公共汉语教研室副主任,佐治亚理工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中文教学法、商务汉语教学研究。发表学术论文多篇,编著及参编《汉语新天地——大学中文教程4》《中级汉语》《亲近中文——高级汉语写作》等教材。
2-4《李玉做“广告”》
柏亚东,博士,上海交通大学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会员、中国训诂学会会员、国家级普通话测试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汉语史、石刻文献及国际中文教学。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等各级课题多项,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参与编写《21世纪对外汉语教材:听说教程(第二册)》。
2-5《火车六年不到站》
李敏,博士,上海交通大学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参与国家社科1项,主持完成国家留学基金委项目1项。参与编写《挑战HSK——汉语水平考试模拟试题精解(初、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