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科英语教程》为“新目标大学英语系列教材(第二版)-专门用途英语”的一种。本教程依据《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编写,主要目的为提升大学生人文社科英语能力。全书共分16个单元,阅读选文来源包括各种专著报刊,语篇类型丰富。练习形式多样,部分题型与CET题型一致,增强教材的实用性。本教程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使他们能够熟练运用英语获取相关专业的知识,并用英语进行交流。本教程注重课程思政,部分选文为与中国相关的内容,旨在提升学生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教师用书提供了教学目标说明、背景知识介绍、练习答案等。
【总序】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外语教育在现代化、国际化人才培养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外语教材是外语教育的重要一环。
“新目标大学英语系列教材(第二版)”以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依据《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和《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的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助力高校培养具有全球视野、能传播好中国文化的现代化人才。本系列教材基于对中国大学英语现状与发展趋势的充分调研,由全国十多所高校联合精心设计、编写,充分反映了当今外语教学理论,旨在实现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新目标。
一、教材特色
“新目标大学英语系列教材(第二版)”之“新目标”包含三层含义:1.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趋势以及中国新的国家发展战略对中国大学生英语能力提出的新目标和新要求;2.《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对大学英语提出的新的多元化课程目标;3.各个大学根据学校办学定位、特色、人才培养规格对学生英语能力设定的新目标和新要求。教材设计体现以下特色:
1.以学生为本
各教程注重语言知识的讲解与传授,以及语言技能、学习技能和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任务、活动及练习的设置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在真实的语言交际环境中提高学习技能和语言技能。教材主题的选择对接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时代特点,符合学生认知和情感能力发展的需求,可帮助学生拓宽国际视野及提升综合素养。练习类型包括主题拓展、语言知识、思维训练、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等方面。
2.多维度多层次的立体体系
教材继承传统的“《综合教程》+其他”教材体系,根据新时期大学英语教学的特点以及英语学习的最佳路径,构建全新的“《综合教程》+《视听说教程》+《阅读教程》+《长篇阅读》+‘主题英语教程'”教材体系,不仅全面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而且注重提高大学生科学人文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并培养他们以英语为媒介从事专业学习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二、教材结构
本系列教材的结构体系按照《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提出的“通用英语”“专门用途英语”和“跨文化交际”三大板块进行设计、编写。
通用英语
通用英语教材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技能,为后续课程(特别是专门用途英语课程或全英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综合教程》:1—4册(刘正光主编)
《综合教程》通过帮助学生阅读符合其认知和情感特点的优秀范文,掌握基本阅读技能和语言基础知识,逐步形成系统的组织和表达思想的能力,同时利用阅读材料所提供的英语语言素材和相关主题知识,培养学生综合使用语言的能力。
《视听说教程》:1—4册(徐锦芬主编)
《视听说教程》涵盖丰富的视听练习和口头语言交际活动,话题和难度从通用英语过渡到学术英语,注重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项目式学习提高听说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获得听懂专业课程、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阅读教程》:1—4册(束定芳主编)
《阅读教程》的主题完全对应《综合教程》的主题,教材内容不仅增加了相同主题选文的体裁和数量,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拓展相关主题知识和语言技能,熟练掌握阅读技巧,提升阅读速度。
《长篇阅读》:1—4册(束定芳主编)
《长篇阅读》选文兼具经典性和时代性,充分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革命文化,帮助学生立足中国立场,拓宽国际视野,提升英语阅读兴趣和自主阅读的能力,培养用英语讲中国故事的能力。
专门用途英语
《科技英语教程》(王腊宝主编);《人文社科英语教程》(文旭主编)
这两本教材是专门为理工科和人文社科专业方向学生进入全英语专业课学习或阅读专业文献而编写的过渡性教材,也可作为不同专业学生的拓展阅读教程。
跨文化交际
《中国文化英语教程》(束定芳主编);《西方文化英语教程》(殷企平主编)
这两本教材的设计充分考虑到中国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兴趣,能满足学生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需求。
三、教材修订情况
近五年来,高等教育乃至整个教育领域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2018年9月,教育部会同国家有关部委集中出台了“六卓越一拔尖”2.0计划。几乎所有的文件都针对“国际交流和国际化人才培养”提出了具体的要求。2020年,《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正式颁布并出版。新《指南》在课程思政、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师发展等方面都做了相关的修订和补充。
为了使大学英语教学更好地服务高等学校“双一流”建设和国际化人才培养,我们组织了“新目标大学英语系列教材”的修订工作。
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和原则如下:第一,替换部分课文,适当增加中国文化内容的比重,补充围绕中国文化主题的练习;第二,增加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练习和活动;第三,对部分练习的内容和形式进行调整,拓展课程思政元素的内涵,帮助学生提高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第四,根据部分学校师生的建议,降低原先部分语料的难度,增加更符合学生实际水平和专业学习的语言输入。
希望此次修订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提升核心素养,培养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在提升英语能力的同时,学习中外文化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
四、教材使用建议
本系列教材可充分满足《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提出的通用英语课程中基础级和提高级的教学要求,各高校可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选择使用。
本系列教材中的《综合教程》《视听说教程》《阅读教程》《长篇阅读》可作为主干教材用于基础阶段和提高阶段的教学;《科技英语教程》《人文社科英语教程》《中国文化英语教程》和《西方文化英语教程》可作为提高阶段教材,或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拓展资源。
新生英语基础相对较好的高校可加快各基础阶段的教学进度,并补充与主题相关、有助于英语学习的内容;对于新生英语基础相对比较薄弱的高校,建议使用基础阶段教材帮助学生打好语言基本功,再视学生语言能力情况开设拓展课程。
本系列教材在策划和编写过程中得到原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庄智象教授的全方位支持和专业指导,此外还得到其他多方面的支持,特别是教育部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外语界许多知名专家学者、高校一线教师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事业部的编辑等,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所限,编写时间仓促,教材中难免有疏漏与不足,欢迎专家、广大教师和学生批评指正。
束定芳
【目录】
Unit 1
History
Unit 2
Religion
Unit 3
Chinese Literature
Unit 4
Management
Unit 5
Philosophy
Unit 6
Economy
Unit7
Psychology
Unit 8
Journalism
Unit 9
Education
Unit 10
Linguistics
Unit 11
Politics
Unit 12
Aesthetics
Unit 13
Western Literature
Unit 14
Logic
Unit 15
Sociology
Unit 16
La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