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中还没有图书,赶紧选购吧!
新工科英语系列:理工学术英语 综合教程 1 学生用书
促销时间
距结束
00
:
00
:
00
:
00
书号
9787544680356
尚 外 价
降价通知
累计销量0
手机购买
图书二维码
配送
服务
可用积分
可用 0
数量
库存  
温馨提示

【声明】
本商城所售图书仅可作为个人学习使用,倘若用作他途(如用于商业获利等),所产生的一切后果请自负!

【退换货规则】
1、因商品质量问题需退换货,请您在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联系客服进行申请,并根据客服的指引进行退货操作。
2、收到商品之后如需申请七天无理由退换货,请您在签收之日起七日内联系客服进行申请,并提供证据。逾期将无法受理。
3、退货地址: 请和客服联系,电话: 021-65425300转2039/2777; QQ: 800179112。
4、请在下单后14天内申请开票,逾期财务封账将无法受理;如产生退货,已开发票将作废。

  • 属性
  • 介绍
  • 目录
手机购买
图书二维码
加入购物车
价格:
数量:
库存  个

图书详情

图书名称 :新工科英语系列:理工学术英语 综合教程 1 学生用书
书号 :9787544680356
版次 :1
出版时间 :1970-01-01
作者 :王蓓蕾, 吴贇, 主编
开本 :16

介绍

本教材依据《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编写而成,面向理工学科本科生,旨在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和科学文化素养,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 全书共8单元,涵盖数学、物理、土木、建筑、AI、交通等理工学科主题。 每单元包含 Ignite Curiosity、Build Foundational Literacy、Enhance Academic Capacity, Showcase China's Technological Marvels, Evaluate and Reflect 几大板块。书稿结构完整,编排合理。三篇课文分别侧重理工科的重要概念、前沿成果和热点话题,板块设计融入听、说、读、写、词汇、思辨等学术技能,重视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和大国工匠精神,讲述中国科技故事。


【编者的话


面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高等教育需要思考如何在新一轮的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中提升话语权,提升我国前沿科技在国际上的影响力。《理工学术英语综合教程》积极响应国家对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建设的战略要求,依据《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对于专门用途英语课程的指导性意见,推进文理融合、文工融合,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创新精神的卓越工程人才。


整套教材本研贯通,彰显新时代对于拔尖创新人才的新要求和新定位,将理工知识、学术技能和价值观培养融为一体,第1册侧重培养学生的基本学术英语素养,第2册注重提升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


一、教材编写理念与特色


教材编写遵循“一个中心、两个跨越、三个坚持”的原则。


“一个中心”是指教材编写以学习者为中心,引导学生关注科学与工程领域的经典理论、关键知识、代表性人物,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和科研意识。


“两个跨越”是指教材的跨学科融合、跨文化交际特色。每个单元的语篇精选具有思想性、真实性、趣味性的多模态材料,文本的经典性和时代性兼具,既有中外经典科普《数学大师》《时间简史》《人类简史》《寂静的春天》《中国建筑》《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史》等节选或书评赏析,又有人工智能、纳米科技、再生能源等前沿科技探讨,将学科特色和语言特点融合,加强学生对中外科技文明的鉴赏和传播能力。


“三个坚持”是指教材坚持问题导向、成果导向和创新导向。


坚持问题导向。教材基于国家高等教育战略发展需求,创设16个不同理工学科场景和情境,关注环境气候、可持续发展等全球性议题,启发学生思考在学习、生活或未来工作中可能会碰到的问题,探究问题的成因和解决方案。


坚持成果导向。教材坚持成果导向教育理念,重视价值引领,指向工程教育认证毕业要求,构建学术英语技能和理工领域学科知识双线交织的结构体系,着力培养学生语言能力、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学术英语听力、口语、阅读、写作技能和主题活动相结合,提供显性的指导和学习支架以及配套的数字资源,培养学生可迁移的技能和自主学习能力。


坚持创新导向。教材的输入文本体现学科领域创新性研究,既有展现经典科学研究的案例,又有前瞻性、创新性的科普语篇和科研论文。教材的思辨和项目活动设计引导开展跨学科探究,并提供研究方法的指导。


二、教材框架结构


教材在设计上呈现融通中外、科技赋能的鲜明特色,共有第1册和第2册两册教材。每册包含8个单元,涵盖从科学工程概况到学科领域探究等不同主题。第1册侧重科学性、应用性、实践性特点,第2册彰显学术性、研究性、前沿性特点。


每个单元将知识、技能和素养有机融合,包括理工知识建构、学术技能提升和综合素养培育三大板块,首尾的导入部分和自评部分前后呼应。


导入部分包括“名人名言”“学习目标”和“兴趣激发”三个环节。


“名人名言”(Quotes)呈现中外古今名人有关某一科技领域的观点,引导学生探究主题意义。


“学习目标”(Learning Objectives)以学生的语言产出为导向,明确学生口语、写作、思辨和探究活动。


“兴趣激活”(Ignite Curiosity)采用多模态方式激发学生对某一理工领域理论探讨和实践应用的好奇心,启发学生思考。


理工知识建构板块从多模态语料切入,从“夯实基础”(Grasp the Fundamentals)、“解析经典”(Decode the Essence)到“探索前沿”(Probe the Frontiers)和“拓展视野”(Expand the Horizons),助力学生逐步掌握经典科普知识、了解前沿动态以及不同领域的知名科学家,培养学生科技报国的意识。


“夯实基础”选用主题相关的科普常识、历史典故、代表人物小传、名人访谈等音频材料,系统提升学生的听力技能,并给口语输出提供语言和内容的支撑。


“解析经典”“探索前沿”和“拓展视野”选用三篇不同类型的阅读语篇——Reading One为概述性、经典性语篇,Reading Two为前沿性、学术性语篇,Reading Three为思辨性、拓展性语篇,兼顾经典性和时代性,工具性与人文性,为学生提供进阶式阅读体验。


学术技能提升板块包括术语建构、思辨训练和学术写作三项内容。


“术语建构”(Master Key Academic Terms)聚焦学科术语,结合单元主题的构词特点,帮助学生学习英语构词法,建构词汇语义网,学习用英语介绍各领域中外科技成果。


“思辨训练”(Sharpen Critical Thinking)整合单元文本内容,并聚焦其中一个话题引导学生分析、评价、创造,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


“学术写作”(Develop Academic Writing)在第1册和第2册各有侧重:第1册主要讲解如何解释术语、撰写文章概要、解读图表,第2册主要讲解如何撰写实验报告、开题报告及学位论文。该板块采用步骤化的形式,系统讲解不同学术写作任务的对应策略。


综合素养培育板块通过综合性、实践性的合作探究项目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中国智慧展示”(Showcase China's Wisdom)引导学生探究《梦溪笔谈》、《九章算术》、都江堰、故宫等中国古代代表性科学技术成果,当代中国在建筑、土木、交通等领域对于世界各国现代化发展的贡献,以及古今中国科学家在各领域的杰出成就,展现中国智慧、中国力量和中国精神,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


“反思评价”(Evaluate and Reflect)呼应单元开头的学习目标,检测学生各板块学习情况。


教材还提供学术英语技能讲解微课和知识图谱等配套数字资源,放在WE Leam端供师生选用。


本套教材既可作为理工特色高校或普通高校理工学生本研课程的教学材料,也可作为同等水平学生的自主学习材料,有助于推动“四新”背景下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推进高等教育公共英语教学改革。


教材在编写和修订过程中得到了专家同行的审读反馈意见和师生的使用反馈,在此深表谢意!由于编者水平有限,若有不当和疏漏之处,恳请广大师生不吝批评指正。


编  者

目录

Unit1 Approaching Science


Unit2 Exploring Engineering


Unit3 Mathematics: Far and Near


Unit4 Visionaries in Physics


Unit 5 The Ris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Unit6 Architecture: Where Art Meets Science


Unit 7 Civil Engineering: Pillars ofProgres


Unit 8 Driving Forward

对比栏

1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

2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

3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

4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

关闭